-
上海嘉定 | 全国一等奖!嘉定学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来源:上海嘉定 2025年10月9日标题:全国一等奖!嘉定学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记者:钱奕迪近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全国总决赛中,一部聚焦从嘉定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的作品《Retrospect:The Diplomatic Backbone Emerging from Jiadings Ancient Town 溯往昔:嘉定古镇走出的外交脊梁》荣获全国一等奖。作品由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兰岚、周子欣、黄孝茜组成的团队创作。历经4个月的初筛、复评等多轮严格选拔,全国6000余件参赛作品中,仅有124件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凭借其独特的乡土视角与深刻的文化传播价值,作品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兰岚在决赛现场谈及创作灵感,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提到在嘉定的求学与生活时光。一次偶然的州桥老街之行,让顾维钧纪念馆走进了她们的视野。“顾维钧先生在巴黎和会的据理力争和在近代外交舞台的坚守深深触动了我们。”兰岚说,“我们想把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外交先辈介绍给更多人,让大家通过他的故事,读懂嘉定深藏的文化魅力与厚重历史底蕴。”在创作过程中,三人各司其职,也各自面2025-10-09
-
上海嘉定 | 民警走进校园,安全宣讲“对症下药”来源:“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2025年9月27日标题:民警走进校园,安全宣讲“对症下药”记者:黄湘钰大学开学不足半月,大学生在初入校园、体验独立生活之余,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日前,嘉定公安分局民警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又及时的法治安全宣讲课。“博主‘票务小琳’说有粉丝团预留票,还说学生优先,原价加2000元,而且IP就在我们学校呢!”在情景剧《一票难求的陷阱》中,大一新生林溪追星多年,但心仪的演唱会抢票失败,情急之下转战二手平台,不料最终掉进骗子的陷阱,造成财产损失。除此之外,现场还演绎了网恋对象杀猪盘、帮信犯罪等常见网络骗局,提醒广大学生网络陷阱就在身边,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这些情景剧剧情贴近生活,主要演员也均为大学生。大三学生郝亦男在情景剧中饰演一名信用卡诈骗团伙成员,剧情的演绎也让他收获不小:“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这种诈骗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千万不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给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和所谓的朋友。”除了反诈,交通安全也是大学生安全生活的重中之重。现场,交警分享了典型案例和知识干货,还邀请学生上台,戴上特制的模拟眼镜,感受醉酒2025-09-29
-
上海嘉定 | 千年雅音焕新声,嘉定学子再现传统礼乐盛宴来源:上海嘉定 2025年9月17日标题:千年雅音焕新声,嘉定学子再现传统礼乐盛宴编辑:彭晓妍编钟清越,编磬悠扬,古瑟泠泠……为迎接今年孔子文化节的到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雅乐团精心创排《大成殿雅乐奏曲》,携手学校舞蹈团与合唱团,共同再现儒家礼乐“诗、乐、舞”一体的千年雅韵,展现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古瑟典雅,竹篪幽深,虎坐鸟架鼓气势恢宏。今天(9月17日),记者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雅乐团的排练房,仿佛步入时空隧道,一场穿越千年的雅乐之旅在这里上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排练源自《魏氏乐谱》《碎金词谱》《风雅十二诗》等历代古谱的曲目,指尖流淌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在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弹奏瑟的王欣甜告诉记者,自己与这件古老乐器有着特殊的缘分。拥有十几年古筝功底的她,第一次接触瑟就被其深邃的音色所吸引。“古筝通常有21根弦,而瑟有25根,音域更广,弹奏起来也更有难度。”王欣甜表示,虽然古筝和瑟的弹奏手法相似,但要从熟悉的简谱转换到古老的工尺谱,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更好地识谱,还原当时的乐器古韵,我们跟着老师一遍遍对照古谱。最后终于能看着古谱演奏出当时的乐曲时,这种感觉特别2025-09-18
-
东方网 | 陈再阳:以传道之心育时代新人来源:东方网 2025年8月13日标题:国学经典教师:以传道之心育时代新人作者:陈再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教师的作用,古今论述颇丰,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对此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他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段论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教师的要求,同样适用国学经典教育教师。那么,国学经典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师德素养呢?有“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柳诒徵在其著作《中国文化史》中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感在《论语》中有多次陈述,2025-08-13
-
澎湃新闻 | 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数字转型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7月124日标题:聚焦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数字转型记者:梁佳数字化时代,大量珍贵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文献如何实现数字转型?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近日专门举办“当代美育生态中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学术研讨会,就当下不可再生的珍稀美育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以及美育文献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意义等进行了交流讨论。主办方透露,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也将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建设。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序厅效果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校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子卿表示,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美育生态重构的重要契机。“天华学院积极搭建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李超教授及其团队深度合作,在其指导下搭建 ‘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学术框架,推动《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化转型研究》重点项目落地,该项目对探索美育文献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01:28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效果预览 主办方提供(01:28)据介绍,规划中的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2025-07-24
-
上观新闻 | 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因何必要且迫切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7月16日标题: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因何必要且迫切作者:文汇报 李婷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将推出。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美育生态重构的重要契机。文汇报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当代美育生态中艺术文献数字化转型”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国内首家“中国现当代美育文献数字博物馆”将推出,与此配套的线下实体馆也在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它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意在让“国家记忆”活在当下,为社会各方提供重要的知识服务;同时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研究成果加以呈现、转化,实现相关资源库化、馆化、业化的转型发展,藉此造福学林,赋能社会美育。“以美育人,关乎价值观、民族创造力、想象力的培育。”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李超认为,在中西文化兼容共生的语境下,美育文献作为重要学术资源,在相关历史维度上,对传承中华美育精神,讲好美育救国、美育兴国和美育强国的中国故事,有着重要价值。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李永强以20世纪上半叶寓居于上海的意大利查农为例,这是一位热爱中国艺术的画家,曾两次来华,寓居上海,与刘海2025-07-16